时间 费用 贷款 车辆 公司 银行 万元 企业 自己的 材料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歌颂雪的诗句及赏析(毛主席《沁园春.雪》赏析)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10 08:06:01    


《沁园春.雪》全词如下

写作于一九三六年二月,发表于一九四五年八月重庆谈判期间。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是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毛主席写作此词的时代背景

在国民党军队的残酷围剿下,中国中央红军开始了艰苦卓绝的25000千里长征。1935年10月,红军艰难到达革命圣地陕北延安。

毛主席为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和蒋介石卖国的滔天罪行,唤起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日,在延安夜以继日的工作,发表了为《反对日本并吞华北和蒋介石卖国宣言》、《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指导抗日战争、革命战争的光辉文章。

1936年2月,北方下了一场非常罕见的大雪。毛主席站在延安窑洞前的雪地中,联想到中国美好的河山被日本侵略、全中国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仍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他大笔一挥,以雪作衬托,借古讽今愤怒地鞭斥中国封建主义的总代表、古今中外最大的卖国者“攘外先必安内"的蒋介石;告诉蒋介石“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是今朝的“风流人物"!

《沁园春.雪》发表的时代背景

1945年8月8日,苏联30万红军出兵东北。9日,毛泽东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号召中国的一切抗日力量,应举全国规模的反攻歼灭敌人,扩大解放区。8月14日,日本天皇下投降诏书,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在美国的支持援助下,蒋介石命令国民党军队,一方面以接受日本投降为借口,调动大批的军队向解放区进逼,积极准备反革命内战;一方面假惺惺邀请毛主席到重庆谈判,商量国共合作建国事宜。

为了戳穿蒋介石的假和谈阴谋,8月28日,毛主席亲自来到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在重庆谈判期间,柳亚子向毛主席“索诗",毛主席将《沁园春.雪》这首词抄送给了柳亚子先生。第二天,这首词在《新华日报》发表,引发蒋介石震惊。

毛主席在重庆


《沁园春.雪》,以一首借物抒情的杰作,是豪放派的典型词篇。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看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惟余:只剩。莽莽:无边无际。顿:立刻。滔滔:急流奔湧的样子。

站在雪景中,中国的北方,千里万里,冰封雪飘;极目远眺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的一片,大河上下,什么也看不到。黄河的上游和下游,都已冰封,顿时(立刻)失掉了那滔滔滚滚的奔腾气势。

开篇即展现大气魄,时空上从天到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长城内外、黄河上下“千里、万里”北国风光,净收眼底。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天公:本义指天帝,此处指天空。

原,毛主席原注:“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原驰蜡象:典出唐代韩愈《咏雪.赠张籍》诗。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毛主席借典写词:典出唐代韩愈的《咏雪.赠张籍》:“岸类长蛇搅,陵犹巨象豗。"

远望连绵起伏的雪山,秦晋高原丘陵起伏,像银白色的长蛇在舞动,又象银白色的蜡象群在奔跑。挺拔、耸立的高原大山,好像要与天空比一比,看谁更高。

“欲与天公试比高",毛主席是否还借喻国民党与共产党看谁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呢!伟人已逝,只有留给后人竞猜了。

重庆谈判毛泽东与蒋介石合影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须:等到。红装素裹:原指妇女穿的红、白色丝绢衣服。这里“红装"指太阳;“素裹"喻白雪覆盖大地。“妖娆":美艳动人。

等到红彤彤的太阳,映照着白皑皑的雪地,阳光、白雪相互辉映,将显得格外的艳丽娇美。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江山:指祖国山河。

折腰:鞠躬。典出《晋书.陶潜传》:“不为五斗米折腰。"

祖国的山河如此美好,引起无数的英雄人物的热爱,争先恐后为她倾倒献身。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是弯弓射大雕。"

秦皇:秦始皇;汉武:汉朝的开国皇帝;唐宗宋祖:唐太宗、宋太祖,唐朝和宋朝的开国皇帝;“一代天骄":指元世祖成吉思汗,即忽必烈,铁木真。

大雕:一种猛禽。

文釆:文学才华;风骚:指《诗经.国风》和屈原的《离骚》;略输、稍逊:稍差,还是不如之意;天骄:天之骄子。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等历代帝王,虽然都显赫一时是所谓的英雄豪杰,可惜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治理国家都不行;历史上被称为“天之骄子"的蒙古族领袖成吉思汗,也文治不行,只是“只识弯弓射大雕",懂得一点武功而已。

这里惜、略输、稍逊、只识的“连贯"运用表达对历代统治者文治武功不足的藐视。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俱:都。往:过去。

数:所指事物的数量

风流人物:原指人的仪表,现指时代有极大影响的英雄人物典型。典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过去显赫一时的历史人物,随着时光的流逝,都销声匿迹了,只有我们才是当今的英雄豪杰。

该词上阕以雪为背景,纵横笔端,“千里、万里,冰封、雪飘"对仗考究,展示了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抒发伟人对祖国万里山河的无限热爱。

毛主席在抗大作报告

下阕以抒情的手法,即景生情巧妙引出对历史人物的评论,以雄视千古的气慨,歌颂肯定了当代英雄豪杰。

《沁园春.雪》是毛主席豪放词作的典型代表。

图片选自网络,侵权即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