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费用 贷款 车辆 公司 银行 万元 企业 自己的 材料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什么是奥数与数学有什么区别(理解“奥数”后,再决定什么时候开始学习奥数)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05 17:15:20    

一、奥数与数学的区别

1·奥数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数学源于现实,属于现实,并用于现实。

2·数学的课本往往是根据大多数孩子编写的,更符合大多数孩子对数学的认知和逻辑思维能力。而奥数则讲究思考时的难度(意想不到)和一些趣味性。

3·“奥数思维”,包含了发散思维、收敛思维、换元思维、逆向思维、逻辑思维、空间思维、立体思维等二十几种思维方式。这些思维对于孩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非常好的帮助,是很好的训练思维方式。而课本数学的思维方式相对就少很多了哦。

奥数与数学就好比别墅与平房,别墅是少数,平房是大多数。它们既是同类,有相似也有区别。

二、学奥数与没学奥数的区别

学奥数和没学奥数的区别我们用一个例题就知道了:

明代珠算家程大位的名著《直指算法统宗》里有一道著名算题:

一百馒头一百僧,

大僧三个更无争,

小僧三人分一个,

大小和尚各几丁?"

如果译成白话文,其意思是:有100个和尚分100只馒头,正好分完.如果大和尚一人分3只,小和尚3人分一只,试问大、小和尚各有几人?

有的家长看了题之后发现,这么难的题目,我都要解半天,这题目适合小学生做吗?而且想到的解题办法第一个就是方程,然后发现四年级的小朋友没学方程啊,遭了,这个题目我只是会写。

数学课本上学习的解题方法,鸡兔同笼法:

(1)假设100人全是大和尚,应吃馒头多少个?

3×100=300(个)

(2)这样多吃了几个馒头呢?

300-100=200(个)

(3)为什么多吃了200个呢?这是因为把小和尚当成大和尚.那么把小和尚当成大和尚时,每个小和尚多算了几个馒头?

3-1/3=8/3

(4)每个小和尚多算了8/3个馒头,一共多算了200个,所以小和尚有:

200÷8/3=75(人)

大和尚:100-75=25(人)

其实这些看上去刁钻古怪的题目,如果换一种思路,或者学习一些巧妙的方法,就能迎刃而解,这其中就要用到奥数思维了。

一题多解

方程法:

设大和尚有x人,则小和尚有(100-x)人,根据题意列得方程:

3x+1/3(100-x)=100

解方程得:x=25

小和尚:100-25=75人

分组法:

由于大和尚一人分3只馒头,小和尚3人分一只馒头.我们可以把3个小和尚与1个大和尚编为一组,这样每组4个和尚刚好分4个馒头,那么100个和尚总共分为100÷(3+1)=25组,因为每组有1个大和尚,所以有25个大和尚;又因为每组有3个小和尚,所以有25×3=75个小和尚.

学习奥数知识是提高思维方式,获得更多的解题思路,一定不要以获得杯赛名次而学习,这是本末倒置。要知道:学习好的东西,更高级的东西一是可以省时间,而是可以提高效率。

三、所有人都适合学奥数吗?

所有人都适合学奥数吗?当然不是的!

不拒绝什么样的孩子学习奥数呢?

1·课本数学知识比较扎实、学有余力(特别是计算一定要过关);

2·对奥数有浓厚兴趣,俗话说的好: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3·能静得下心,有较好的学习习惯;

4·学习时间充裕,学习任何新的并且有一定难度的东西都是需要花费时间的。

四、什么时候开始学奥数呢?

我的建议是二年级就开始学习奥数(反正三年级之前一定要至少有一学期的奥数学习时间),很多家长会觉得早,,为什么呢?

1·一二年级的课本数学相对简单,而且时间充裕,小朋友对任何东西都充满了好奇和探索;

2·奥数本身就生动有趣;

3·经过一年级的基础学习,孩子已经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和学习习惯了;

4·一年级的数学学习,家长也应该很清楚孩子是否适合学习奥数。

虽然好成绩是进好学校的前提条件,好的奥数竞赛名次能体现孩子的学习能力,但是我们家长也不能”茫“目的跟风,要自己清楚的了解了奥数、了解了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学习习惯再决定孩子是否需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