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性贸易是什么意思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9 11:58:50
融资性贸易,也称为“贸易型融资”或“供应链金融”,是指企业间以贸易为名进行资金拆借或融资的行为。这种融资方式在实践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在大宗商品贸易领域。其主要特点包括:
依托货权、应收账款等财产权益:
参与贸易的各方主体通过商品及服务的价值交换,利用货权、应收账款等财产权益作为融资的基础。
综合运用贸易手段和金融工具:
企业会综合运用各种贸易手段和金融工具,如远期合同、信用证、保理、融资租赁等,以实现获得短期融资或增持信用的目的。
增加贸易主体的现金流量:
通过融资性贸易,企业能够增加其现金流量,缓解资金压力。
常见于大宗商品贸易领域:
由于大宗商品交易通常金额较大、交易周期较长,融资性贸易在这一领域尤为常见。
风险性:
融资性贸易存在多种风险,包括合规风险、追责风险、资金风险、税务风险以及刑事责任风险。特别是涉及“阴阳合同”的情况,可能因违反国家金融管制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建议
企业在参与融资性贸易时,应充分了解相关风险和监管政策,确保业务合规,避免因违规操作而引发法律和经济损失。同时,企业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对融资性贸易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