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经常吐奶,除了拍嗝,6个细节不要忽视,别因小失大,少坑娃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3-28 14:51:18
导语
新生儿出生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喂养了。
然而,新生儿的喂养并没有想象中的轻松,出院一周后,宝宝出现了黄疸,好不容易黄疸消退了,脐带残端因为护理不当而发炎了,让妈妈觉得焦头烂额。
新手爸妈因为经验不够,在养娃的过程里,一边摸索着,一边带娃,终于熬过了最开始的2周,原本想着只要坚持每隔2小时喂奶就可以了,没想到宝宝频繁吐奶,让他们慌了手脚。
明明吃奶吃得很欢快,下一秒宝宝却大口吐奶,宝妈却慌乱了,宝宝这是怎么了?不仅如此,在宝宝出生到2个月内,宝宝吐奶的次数越来越多,让人很烦恼。
宝宝毫无征兆的吐奶,或者是经常的吐奶,这种失控的感觉,让宝妈既心疼宝宝又无可奈何。
其实宝宝频繁吐奶,除了跟自身胃部发育不成熟外,还跟这些因素有关,妈妈护理到位,可以减少宝宝吐奶的频率。
宝宝为什么容易吐奶?
1. 贲门过于松动
成人的胃不是水平的,而且贲门是紧闭的,但是新生儿的胃跟成人的差别很大。
新生儿的胃是水平的,也被称为“横着的胃”,而且贲门比较松,还没有紧闭,宝宝吃下的奶,容易溢出来,回流到食管。
2. 胃部发育不成熟,胃容量小
宝宝出生后,胃的发育还没有完善,而且因为月龄过小,新生儿的胃容量小。
如果宝宝吃奶超过了胃容量,多出的乳汁无处安放,只能回流到食管,造成宝宝吐奶。
3. 吃奶时吞咽了空气
奶粉喂养的宝宝,如果吃奶时,吞入了空气,会让宝宝感觉到难受,变得更烦躁,容易吐奶。
宝宝频繁吐奶,除了拍嗝,6个细节也不要忽视,别因小失大,少坑娃
一.吃奶后别马上放床上
宝宝吃奶时,因为使出了不少力气,所以吃奶的过程里,会昏昏欲睡,吃奶累的宝宝,入睡会更快,因此很多宝妈,在宝宝吃奶后,就把宝宝放在床上睡觉。
然而,她们却忽略了一件事,宝宝吃奶后,并不建议马上把宝宝放在床上,这样做宝宝容易吐奶。
宝宝吃奶后,妈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宝宝拍嗝,拍嗝不但能排除宝宝体内的空气,还能避免宝宝吐奶,让宝宝的睡眠更踏实。
二. 奶睡也要拍嗝
“天气太冷了,经常把宝宝抱起来,容易着凉,还是在被窝里好,抱着就能喂奶,还不影响睡觉。”多少宝妈为了省事,让宝宝躺着吃奶。
因为宝宝夜里总是起来吃奶,但是没有吃几口就又沉沉入睡了,妈妈觉得吃奶过少,没必要拍嗝,反而宝宝更容易吐奶,或者是溢奶。
其实宝宝是否拍嗝,并不是看吃奶量,而是跟宝宝胃发育有关,当宝宝的胃容量过小时,胃里囤积了过多的奶汁,当宝宝是平卧着睡觉时,容易引发吐奶。
越是奶睡的宝宝,反而更需要拍嗝。
吃奶后,妈妈要及时给宝宝拍嗝,直到宝宝发出拍嗝的声音或者是已经拍嗝15分钟以上。
三. 哺乳姿势要对
如果妈妈的哺乳姿势不对,宝宝含乳姿势错误,吞咽时容易吞入过多的空气,导致宝宝吐奶。
如何判断哺乳姿势是否正确?
1. 含乳姿势要对
喂奶时,宝宝的嘴巴含乳姿势正确时,鼻子和嘴唇,下巴很靠近乳房,宝宝的嘴巴上下会分开,通过宝宝持续的吃奶动作,将乳房里的积存的乳汁排空。
2. 明显的吞咽声
宝宝每次吃奶,妈妈能听到宝宝的吞咽声,宝宝会大口吃奶,而不是宝宝吃几口就没有奶了,或者是宝宝哭闹着要吃奶。
3.喂奶时,妈妈没有强烈的疼痛感
哺乳姿势错误的最明显表现就是宝宝吃奶时,妈妈就会有很疼痛的感觉,这时候妈妈要调整哺乳姿势了,直到妈妈哺乳时不会觉得疼为止。
4.喷乳反射
如果宝宝的吃奶姿势正确,宝宝吮吸的行为,会让乳房的乳汁向外流出,这就是喷乳反射。
有些宝妈听到宝宝的哭声,或者是宝宝一开始吃奶,很快就会出现喷乳反射,这种反射因人而异,也会随着宝宝的食量而变化。
四.吃奶时避免呛奶
受喷乳反射的影响,妈妈在给宝宝哺乳的时候,会出现喷乳反射,乳房会出现奶阵,在瞬间喷射出一阵阵的乳汁,如果宝宝来不及吞咽乳汁,容易导致宝宝呛奶。
在奶阵出现的时候,妈妈最好是暂停喂奶,等奶阵过去后,再继续喂奶,同时避免奶阵弄湿衣服。
对于奶粉喂养的宝宝,过大过宽的奶嘴,会让奶汁流出过快,当宝宝并不能及时喝下奶粉时,容易出现呛奶。
五.拍嗝时机要恰当
妈妈给宝宝拍嗝,要讲究时机。
吃奶后,妈妈不要马上给宝宝换纸尿裤,当妈妈抬高宝宝双腿和下半身时,宝宝容易吐奶。
妈妈可以选择先换纸尿裤再喂奶,或者是在喂奶并拍嗝30分钟后,再给宝宝换纸尿裤。
六. 打嗝时别喂奶
不少妈妈怀孕的时候,曾经感受过胎儿打嗝的感觉,就是腹部会一下下地跳动,很有节奏感。
宝宝出生后,他偶尔也会拍嗝,这种时候宝宝会感觉到难受,如果妈妈比较粗心的话,给宝宝喂奶时,会发现宝宝很抗拒。
宝宝打嗝时,妈妈尽量别喂奶,不但容易吐奶,而且还会让宝宝的情绪更加暴躁,等宝宝停止打嗝后,妈妈再喂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