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费用 贷款 车辆 公司 银行 万元 企业 自己的 材料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贯籍是什么意思(古代的“籍”和“贯”,指的是什么?)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31 10:05:08    

“籍”和“贯”分别指的是什么?

在古代,询问一个人的籍贯能够揭示其家庭背景,但与现代的概念截然不同。今天,我将分享“籍”和“贯”的含义。“籍”是指将两个东西串联在一起,而“贯”则指祖籍,也就是故乡或家乡。造字时,“贯”字的含义是将两个东西连接起来,因此常常用来表示一脉相承的关系。

因此,“贯”指的是祖籍,而“籍”则包括户籍和役籍两个部分。通过户籍,可以了解一个人家庭的贵贱身份。在古代,户籍被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贵籍、良籍、商籍、奴籍和贱籍,有点类似于印度的种姓制度。

不同等级之间的人如果通婚是有难度的,古代常说“门当户对”,指的就是两个人的户籍等级必须相同。因此,户籍一旦确定,很难更改。贵族犯罪后,也可能被除籍。

“役籍”则指的是职业。在古代,役籍被分为民籍、军籍、匠籍、医籍、盐籍和乐籍等多个类别。不同的役籍由不同的部门管理,例如乐籍归礼部管,匠籍归工部管。

现在,由于没有贵贱之分,所以没有户籍和役籍之分。在填写籍贯时,只能填写老家的地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