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费用 贷款 车辆 公司 银行 万元 企业 自己的 材料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谈谈课堂管理方法和技巧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28 09:35:38    

谈谈课堂管理技巧

课堂需要管理吗?管理有什么技巧没有?

课堂当然需要管理,而管理太有技巧了。

我们经常发现,同是平行班,有的老师带出来的学生成绩斐然,而有的老师带出来的学生成绩却很一般,甚至很差。究其原因,有的是教学能力有差距,但更主要的是因为课堂管理不好,导致课堂效果差。

我们知道,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要想教学出成绩,就要抓好课堂。

如何抓好课堂呢?我们很多老师有一个误区,以为抓好课堂就是只要自己上好课,就可以了。所以上课铃一响,我们老师就拿着课本,施施然地走进教室,然后滔滔不绝地大讲特讲,下课铃一响,书本一夹,就走出教室,回办公室喝几口水润润嗓子,这样,就觉得自己课上完了。

这种上课,不管你有多高的知识水平,想要出教学成绩,那是很难很难的。如果不能出教学成绩,不管怎样,说明你上课不是成功的,对学生的责任是没有尽好的。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学生不再是以前单纯、听话、上课认真听讲、做笔记的学生了,老师也不能再像以前的教书匠,一味地满堂灌了。

教学是一个双边关系,不仅是老师要讲好,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学好。所以上课的关键是要调动学生,要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参与教学中,这样才会有教学的效果。也就是说,老师眼中不能只有课本,而是心中要有学生,只有关注了学生,管理好了课堂,真正的教学才能发生,教与学才能真正结合。

现在的学生大多生活优越,不愁吃穿和花销,更主要的是没有看到和经历那种物质的贫穷和生活的艰苦,所以大部分孩子在对于漫长单调的学习特别老师一味的灌输式的教学是很厌烦和抗拒的,如果上课没有很好的管理,老师只管自己讲课,这种教学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就是一种失败的不负责任的授课。

所以,在课堂上,要先管理,再教学;有了好的管理,基本上就会有好的教学成果。

课堂有三要素: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情境,教育有三要素:老师、学生、教育影响。

课堂上,老师一定要通过课堂的管理,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组织教学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完成课堂教学;教育中,老师通过教育措施把教育内容作用到学生身上,三者相辅相成。这其中,主导者是老师,载体是内容和过程管理,落脚点是学生。一切的根本是学生,是学生学没有,学会了没有,接受教育没有。

教育最大的危害是期望学生自觉,课堂最大的问题是目中无人。

这是教育的观念问题,更是教育的责任体问题。我们有些老师一直固守老旧的教育观念,就是师讲生听,填鸭式地满堂灌,学生被动、机械接受;同时老师认为反正我按教学要求完成了任务,我把课都讲完了,甚至讲了好几遍,学生没有学好那就不是我的问题,而是他们的问题,以我为主,把责任推给了学生。

这是极其陈旧而不负责任的教学方式和观念。

我们要深知一点,课堂教学的落脚点是学生,所以不是我们讲得多么陶醉,内容多么多,自我感觉多么精彩,而是学生有没有参与教学,有没有思考和理解,消化了没有,最后会应用吗。因为只有学生理解了,会应用了,才算真正学会了,也才能解决实际问题——解题,举一反三,学生才能出成绩。

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老师教学出不了成绩的原因,有的老师知识渊博,讲课生动,可他的知识没有变成学生的知识,他的生动只停留在课堂的瞬间。他的课堂教学缺了一个很重要环节,就是课堂管理,只有课堂管理,才能把老师和学生紧紧连接在一起,使老师教的知识和方法转变为学生的知识和方法。

没有课堂管理,就是眼中没有学生。

课堂教学,先管理课堂,再让教学发生。


上课是一个综合活动,是老师和学生的双边行为。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了解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师是主导,生是主体;教是服务,学是根本。

那如何做好课堂教学管理呢?

1、与学生制定课堂盟约。每一个老师要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班级风格,与学生一起制定一套共同遵守的课堂盟约,包括候课、课前准备、上课纪律、教学秩序,表现好的和不好的所相应的奖惩,这样课堂就有了规矩,师生约定而守。学生心有敬畏,自然就会认真上课了。

2、明确课堂教学双边要求。如果老师提问,学生须积极思考。有的须举手回答,有的须抢答;如有学生在黑板上展示,下面的学生也要自己完成老师提出的问题;如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先要自己独立思考,老师再下指令小组讨论,大家才一起集思众议,形成一致答案;再如学生回答时,大家要安静聆听,如对学生回答有异议,可举手修正或补充,对表现好的同学要鼓掌赞许等。

3、确定课堂学习小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学习为主体。但教学中常有疑难点和拓展问题,而这些以学习个体是不能独立完成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设立学习小组,以4——6人为一小组,设一小组长,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当遇到问题时,老师就让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思维,激活集体智慧。同时可以实行小组式学习,会更有效果。如需要过关的读背单词、文章,老师没有太多时间一个个地抽查,就可以让小组长检查,再由大组长、学习委员一级一级检查,这样就扁平化了。

4、组织好学生课堂学习过程。课堂学习是一个严谨的过程,不是随意地学习,那样的话学习就会事倍功半,很难提高成绩。我们传统的教学一直就是老师进教室,学生才开始准备,老师讲,学生听,这样学生很难抓住教学重难点,也很难通过这种讲听就能掌握和消化当堂知识,导致学习出不了成绩。我们应该组织好课堂学习过程,就是让学生要通过预习→学习→复习→练习四个环节,才算是一堂课的完整学习。只有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学习,课后及时复习,加强巩固练习,才能保证学好当堂知识。我们使这样的课堂常态化,那学生的学习就深入牢固了。

5、做好课堂教学评价。在课堂上当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或完成布置的任务后,老师要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更积极的思维,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习惯。到课堂小结时,要对当堂的学生表现和小组的表现再次给予总结点评,对表现良好的要重点表扬一下。

6、完善课后管理。一堂课上完了,学生们的学习并没停止。老师须要求学生在课后及时对当堂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并布置相应的适量的练习加以巩固。有的时候可能还需要布置迁移性的课后作业。

课堂教学不只是单纯的讲授,而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一个教学过程,我们只有做好课堂管理,才能保证课堂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