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烟直全诗赏析(王维的这首边塞诗,令人向往!)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28 10:20:56
众所周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界的地方都会设置关口,古代把这个关口称为边关,也叫边塞。
在古代,朝廷往往把犯人发配到边关来作为对他们的惩罚,可见,边关是一个很恐怖的地方。
事实上,边关不仅交通不便,而且还缺少物资,生活确实是很辛苦,不仅如此,他们还要担心来自外族的侵略。一但外族入侵成功,他们轻则成为外族的奴隶,重则会因此丢掉性命。
但是,除此之外,边关也有自己的独特的特点,有异于内陆的风情,这就需要人们自己带着独特的眼光去找寻、去发现。
古代的大文豪们不但才华横溢,他们的眼光也有独到之地,在他们的眼中,边塞风光是多样的,他们把自己眼中的边塞风光都用自己手中的笔墨描写下来,做出了一篇篇不朽的边塞诗。

使至塞上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诗人开篇即交代了去边塞的原因,原来诗人是受当时的皇帝所派,去到我们的边塞地方,凉州慰问将士的。
原来,在公元737年春天,崔希逸当时任河西节度副使,他带领的军队在青海西大败吐蕃军队,当时的皇帝唐玄宗知道后,即任命王维为监察御史兼河西节度使判官,奉命出使凉州城慰问犒劳将士们,并且体察当时的军情。
“单车”说明是轻车从简出行的,也可以从中反映中杜甫当时出使是被迫的,是被排挤出朝廷的。
“属国”在唐代是指出使边陲的使臣。
接着,诗人用随风飘飞的蓬草和北飞的大雁来比喻自己,暗喻自己被排挤的悲愤抑郁和孤寂落寞。
诗人到了边塞后,看到了边塞的独特风光。只见浩瀚无边的沙漠里,点燃狼粪形成的烟直接冲上云霄,在黄河边上,落日降临时是那样的浑圆。
这句诗写出了塞外风光的奇特壮丽,宽阔的画面里蕴含着雄浑的意境。
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精确地描绘出了沙漠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深深的感受。把亲切温暖和苍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巧妙得融合在了一起,诗人很是巧妙地把自己的孤寂落寞的感情融合到了这广阔壮观的自然景观里。
在这广阔壮观的自然环境中,诗人把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使自己的心灵得到了洗涤和升华、情感得到了熏陶、灵魂得到了净化,让自己的胸怀变得更加坚韧和阔达。
最后,诗人到达边塞后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诗人,主帅们都还在燕然前线,还未回来呢。
“都护”是唐代的一种官职,唐代的时候在西北边疆置了安西、安北等六座都护府,他们的长官就叫都护,并且每府都会派1名大都护和2名副都护来负责辖区内的一切事务。这里诗人用都护代指边塞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