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端午节的忌讳是什么?)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6 09:05:41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属于夏季的节日,也是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节日。端午节有许多习俗,如吃粽子、挂菖蒲和艾叶、赛龙舟等。而我今天主要讲的是吃粽子和挂菖蒲和艾叶。

先说一下吃粽子,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在我们这里一般都会买两种,一种是在超市里买的碱水粽,还有一种是用糯米、红豆等做的豆沙粽。碱水粽和豆沙粽的区别在于碱水粽煮熟后会变硬,豆沙粽蒸熟后不会变硬。粽子在包好之后要放在锅里蒸一个小时左右,直到粽子变软才能吃。
我小时候每年端午节都会吃两种粽子:一种是碱水粽,另一种是豆沙粽。碱水粽的原料是糯米、红豆、绿豆、红枣等,煮熟之后加点碱水再蒸一下就可以吃了;而豆沙粽则要先把红豆和绿豆炒熟磨成粉,然后把炒好的豆粉和糖拌在一起做成豆沙馅。
今年因为疫情原因,没办法去超市买粽子。家里只有妈妈做了碱水粽和豆沙粽,所以我也来做一个端午节的粽子。用碱水和糯米蒸熟之后加点白糖,然后包好放到锅里蒸熟就可以吃了。
下面我就跟大家讲一下今年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一、吃粽子
粽子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是用糯米、粽叶包裹着的美食。每年到了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吃粽子。大家都知道,古代人认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恶日,所以在五月初五这天要吃粽子,用来避邪和辟毒。而且在古代还有一个传说:在屈原投江之后,人们为了不让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就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所以现在我们吃的粽子,实际上是由古代粽子演变而来。
但是除了吃粽子之外,我们还有许多其他的习俗。比如:赛龙舟、挂菖蒲和艾叶等等。
赛龙舟:相传是为了纪念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活动。主要有:赛船、竞渡和祭投江、沉江等习俗。
挂菖蒲和艾叶是一种草本植物,可以用来辟邪和驱除疾病。
端午节吃粽子的原因:因为端午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所以在端午节吃粽子可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

二、挂菖蒲和艾叶
端午节挂菖蒲和艾叶也是有讲究的。在我们老家,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挂菖蒲和艾叶,家里的老人则会用艾草水给孩子洗澡。因为菖蒲和艾叶都是散发着香气的,所以这两种植物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以驱虫消毒,还能消毒杀菌。从科学角度来讲,菖蒲和艾叶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气体,比如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氯化氢等,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有效地防止空气中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内。因此在端午节这天挂菖蒲和艾叶,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我们老家一般会把菖蒲和艾叶挂在家里的门口上,或者挂在院子里。不管是挂在哪里,都是对家人健康的一种保障。
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随时给我留言哦!
三、赛龙舟和系五色丝线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之一,每年都会有很多人去观看。赛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在古代被视为“勇力”的象征。在龙舟竞渡中,多由男性参加,主要目的在于竞技。赛龙舟是一项民间的传统体育娱乐活动,最早是古代越族举行仪式时用来祭天的一种祭祀活动。
而系五色丝线的习俗主要是为了驱邪避毒,这个习俗一般在端午节的时候才有,就像我们在端午节的时候会挂香包一样。在民间认为五色丝线可以避邪,所以人们会在端午节这一天把五彩线系到自己身上。
一般系在手腕、脚腕和脖子上,就像我们戴手串一样。
还有一种说法是五色线可以驱虫辟邪,所以人们会把五色线系在自己身上,其实就是为了驱邪避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