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费用 贷款 车辆 银行 公司 万元 企业 自己的 材料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潮评丨最快速度驰援,彰显深厚胞波情谊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9:22:00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逯海涛

救出被困儿童现场画面。潮新闻记者 蒋超 摄

3月28日下午,缅甸发生的7.9级强烈地震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3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缅甸领导人敏昂莱致慰问电,对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向遇难者家属、受伤人员和灾区民众致以诚挚慰问。并表示中国和缅甸是同甘共苦的命运共同体,两国人民胞波情谊深厚。中方愿向缅方提供需要的帮助,支持灾区人民早日战胜灾害、重建家园。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倒塌的建筑、破损的路面、哭泣的民众……缅甸灾区现场不断传出的新闻画面让人揪心。中国作为缅甸“胞波”邻邦,第一时间启动跨国救援机制,组织多方力量星夜驰援,一场跨越国界的生命救援行动正在展开。3月31日举行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透露,目前已有约400名中国地震专家救援医护人员在缅各地参与抗震救灾,中方救援队已救出6名幸存者。据潮新闻报道,浙江公羊救援队也于第一时间赴缅甸参与救援。跨国驰援缅甸,充分彰显了中国大国的责任与担当,展现出国际人道主义精神,践行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以最快速度驰援缅甸,体现专业高效。据报道,云南救援医疗队震后18小时即抵达缅甸,是第一支进入地震灾区的国际救援队,并会同当地救援力量成功救出一名被困受灾人员。我们都知道,地震发生后的72小时是“黄金救援期”,和死神赛跑,就要和时间赛跑。中方救援队在短短7小时内就救出了4名幸存者,展现出了专业、敬业、务实、高效的国际救援水准。面对频发的余震危险,面对条件的不足和各类物资的短缺,救援难度非常大。实施救援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丰富的经验和科学的方法。训练有素的中国救援队的到来,可以说极大鼓舞了当地民众战胜灾害的信念,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希望。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彰显人间大爱。淋过雨的人,更懂得为他人撑伞。中国也曾经遭遇过“5·12”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对此有着切肤之痛。因此,当我们的胞波邻邦遭遇强烈地震灾害时,我们感同身受。所以,地震发生后,不仅派出救援人员成批次地进入灾区,各类物资也源源不断从中国整装待发,将于近日陆续运抵灾区。我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中缅深厚的胞波情谊,践行同甘共苦的中缅命运共同体理念,与缅方共克时艰,共渡难关。不仅是在缅甸,成立于2001年的中国国际救援队曾赶赴阿尔及利亚、伊朗、印度尼西亚、日本、土耳其等国家参与救援。多年来,中国始终积极地用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弘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

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相信在中国政府等国际社会支持下,缅甸一定能够团结一心,战胜灾害、重建家园。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