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费用 贷款 车辆 银行 公司 万元 企业 自己的 材料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大亚湾拟构建外围交通大环线,疏解过境货运压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1:32:00    

  今年,大亚湾开发区将重点实施5万吨级液化烃码头等6大港口工程,加快推进G228大亚湾段、滨海旅游公路建设,启动临惠路、龙盛五路等深惠跨界道路建设,计划于上半年完成272座公交候车亭改造……4月1日上午,大亚湾开发区举行2025年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区交通运输和海洋经济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大亚湾开发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与现场记者互动,回答记者相关提问。

  重点实施6大港口工程

  2025年大亚湾开发区工作会议提出,“开创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新局面。”过去一年,大亚湾港口枢纽功能实现突破性进展,荃美石化码头建成投产,5万吨液体散货码头等4个重点项目全面开工,港口一路、港口二路加速建设。

  基于港口枢纽功能突破性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大亚湾如何在加快推进港口发展建设、强化港区安全监管的同时,促进港产城深入融合发展?

  今年,大亚湾以实现港口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为目标,统筹推进安全提级、基建攻坚、产业赋能三大工程。安全治理方面,大亚湾参照石化区封闭管理模式,通过政府联席会议统筹、业主委员会自治、专家智库支撑、第三方机构巡查,实现人车精准管控,提升港区安全水平。

5万吨液化烃码头航拍图。区交通运输和海洋经济局供图

  硬件建设上,重点实施5万吨级液化烃码头等6大港口工程,同步完善港区路网、消防、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项目攻坚聚焦石化配套物流园、恺齐扬宇联运中心、中油大安泵站建设,联合上港物流拓展第九类危险品集装箱新航线,加速货物吞吐量增长。

  同时组建港口发展咨询委员会,深化港区与石化区资源整合,推动港口要素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快构建“以安全筑基、以项目强港、以产业兴港”的发展新格局。

  破解主干道沿线“马路经济”问题

  “今年我们将以《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和集疏运体系专项规划》编制为抓手,推进国道G228大亚湾段、滨海旅游公路建设及省道S254、S387大亚湾段规划线位调整,构建外围交通大环线,实现‘客货分离'的目标。”面对推动公共交通发展方面的具体举措问题,该负责人表示,将通过系统性疏解过境货运压力,着力破解主干道沿线“马路经济”问题。

  在区域交通互联方面,加速龙山一路与深圳南坪快线三期规划对接,并启动临惠路、龙盛五路等深惠跨界道路建设;同步开展惠大高速辅道(风田水库桥—新桥段)拓宽工程前期工作,协同惠阳区打通内环东路与高铁枢纽快速通道;实施义联五路、石化区东门定向匝道等节点改造,构建“外联深惠、内畅循环”的立体交通网络。

  另外,为支持交通运输企业发展,市、区两级部门已制定落实有关扶持政策,主要包括对公路运输企业新增载重80吨以上货运车辆,按购车价5%给予一次性奖励,单企最高150万元;水运企业新建或外市迁入单船载重2000吨以上且承诺经营满5年的船舶,按船龄分级给予每吨50元~70元奖励,其中船龄10年以内的可叠加最高400万元贷款贴息支持。同步推进老旧运输装备更新淘汰,对提前报废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货车,按车型和提前报废年限实施1万~4.5万元的差异化补贴;对提前报废且同时新购国六排放标准或新能源营运货车的,按车型和动力类型再叠加2.5万~9.5万元补贴,对达到报废船龄的营运船舶按总吨位给予500元~2200元/吨拆解补贴等。

  改造272座公交候车亭

  “我们将在今年上半年完成272座公交候车亭建设改造工程,提升市民群众候车环境。”发布会上,围绕记者关心的公共交通发展问题,该负责人给予回应:“目前,我们正着力构建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通过动态优化公交线网及班次,重点强化临深片区地铁接驳和石化园区通勤保障。”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置性工程,农村公路不仅承载着群众出行需求,更是串联城乡要素、激活区域经济的关键纽带。记者在发布会获悉,今年大亚湾投资推动43公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重点对澳头街道妈庙村、西区街道漳浦村等17个自然村实施“一路一策”改造,通过“白改黑”路面升级、智能排水系统建设、生态停车场配套等措施提升路网品质。该项目将同步结合滨海旅游资源和古村落自然风光优势,着力打造串联特色产业与旅游节点的景观公路,重点完善景区接驳路线和服务设施布局,实现“交通+产业+旅游”的良性互动。

    惠州日报记者黄旭新 通讯员陈文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