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费用 贷款 车辆 公司 银行 万元 企业 自己的 材料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河南:育好村级“领头雁” 锻造基层治理主心骨丨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20:09:00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河南将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摆上突出位置,《河南新闻联播》今天起推出系列报道《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记者深入基层一线,用生动事实、基层变化、群众感受,展示全省上下以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火热实践。今天关注河南如何育好村级“领头雁”、锻造基层治理主心骨。

商丘市永城市时庄村党支部书记 陈红亮:想把一个村治理好,关键是要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全村党员和群众团结组织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要利用当地发展优势,来发展富民产业和集体经济。要用心、用情为村民做好服务。

正是因为建强了支部、组织好了群众,永城市时庄村发展起了乡村特色旅游,村集体收入突破800万元,平均每户增收1.5万元。红火的致富产业和完善的基层治理模式,让时庄村成了第二期全省村党组织书记观摩交流示范培训119个现场教学点之一。

开封市尉氏县刘庄村党支部书记 王导清:无论是党建引领的治理模式,还是因地制宜的产业发展,我都感受到了差距,当然也找到了方向。

今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河南省委组织部采取“现场教学+实地观摩+研讨交流”方式,直接调训4500名3星及以下支部书记和新任职的村党组织书记,安排每个省辖市的学员分别到3个省辖市进行观摩学习,让“书记讲给书记听、书记带着书记看”,把课堂搬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一线。

安阳市汤阴县向阳庄村支部书记 葛树琴:创新基层治理模式,以活动议事会为核心,把治理单元细化到活动,形成小事及时办,大事商量办的工作闭环。

开封市杞县黄村党支部书记 车刘涛:来的时候带的是问题困惑,观摩期间看到的是真招实招,分组探讨的是标杆差距。我要将学习到的先进经验及做法灵活运用到工作中,不断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村级带头人是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主心骨”。今年以来,聚焦落实省委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部署要求,河南全省组织系统紧抓村级“领头雁”这个关键,坚持“选育管用”全链条发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作风实、素质高的基层治理“硬核”骨干队伍。

通过“头雁工程”,80后代玉建回到兰考县代庄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在代玉建的带领下,村集体注册了“代庄怡心”商标,深加工销售玉米、小麦、花生等10多种农副产品。代庄村还建设了800平方米的孝老爱心餐厅,每天为村里的老人提供早餐和午餐。实现产业发展和基层治理比翼齐飞。

开封市兰考县代庄村党支部书记 代玉建:我们村从软弱涣散村到五星党支部的转变,靠的就是“领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我们干部得带头,从“土把式”变成“多面手”。

在获嘉县西街村,村支部书记徐杰带领村民把农村闲置房屋改成“邻里互助小院”,可提供矛盾调解、日间照料、作业辅导、文体活动等10多项便民服务。

新乡获嘉县西街村党支部书记 徐杰:主要是为了解决,村里面一老一幼的问题。通过这个服务平台,能把大家聚到一块儿,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相互帮助的精神。

针对农村婚礼葬礼大操大办的陋习,淇县小滹沱村支部书记宋金祯带领村民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利用废旧宅基地整合改造成公共大礼堂,再加上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一套组合拳,让“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成为小滹沱村的集体共识。

鹤壁市淇县小滹沱村党支部书记 宋金祯:杜绝了攀比现象,和谐了邻里关系,倡树了文明新风,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健全“省级示范培训+市级重点培训+县乡兜底培训”体系,每年对村支部书记轮训一遍。河南省委组织部直接办班,采取“主课堂+分课堂”方式,对全省4.67万名村党组织书记进行全覆盖视频培训,让优质培训资源直达基层。今年以来还对全省1679名不胜任不称职的村支部书记进行及时调整撤换,提素质、强本领,不断锻造基层治理主心骨。

打造基层善治的“中原方案”丨大象时评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根基,也是群众幸福生活的“最后一公里”。面对城乡治理的复杂形势与群众需求的多元升级,党建引领正成为破局基层治理难题的核心动力。通过强化党组织统筹力、凝聚力和服务力,河南正在逐步构建起“组织扎根、资源下沉、服务进门、群众满意”的治理新格局。

从郑州推行“党建+网络+大数据”模式,解决好“看不见、管不到”的问题;到信阳“五星支部”领办菌菇合作社,将治理效能转化为发展动能;再到全省组织实施“头雁工程”、构建“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干部队伍……河南以党建为“主引擎”,正在激活治理现代化的澎湃动能。

当党建与治理深度融合,制度优势便转化为治理胜势。这份以党建为魂的“中原善治方案”,正为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书写生动答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