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费用 贷款 车辆 银行 公司 万元 企业 自己的 材料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高原深处警务室:群众身边最可爱的“枫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5 16:25:00    

新华社乌鲁木齐4月5日电(记者潘莹 白志强)清明假期,在新疆帕米尔高原深处热斯喀木村,张锋和同事们依然坚守在岗位上,为辖区群众的大事小事忙碌奔波。来自安徽的张锋是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喀什边境管理支队红其拉甫边境派出所热斯喀木村警务室警长,这个警务室距派出所150多公里,张锋和3名民警常年驻守在这片高原深处。

记者不久前在这里采访时了解到,作为全国边境线管段最长的一个边境派出所,红其拉甫边境派出所多年来注重把“枫桥经验”贯穿于打造平安和谐边境辖区,聚焦“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目标要求,从办好群众小事入手,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热斯喀木村是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最偏远的村,高寒高海拔的恶劣生存环境下,上百户牧民世代居住在此,放牧就是巡逻,生活就是守边。无论是漫漫戍边路,还是迈步奔小康,牧民们身旁始终有一直守护他们前行的可爱“枫警”。

在热斯喀木村笔直道路两旁,防风林掩映着一片片红瓦黄墙。张锋走在村里,不时停下和村民们行见面礼。

张锋(右二)与同事在村民家中走访。新华社发

眼下,村民们正忙着将牛羊从冬窝子赶往春牧场,大家忙不过来了会第一时间联系张锋。村民帕拉说:“村里面大大小小的事,只要需要帮助的时候,张警长都会第一时间赶到。”

张锋说,“村子离县城有220公里,村民有病有伤时往往无法及时就医。2023年9月,当时有一个卫生员培训的名额,我就踊跃报了名。在6个月培训结束后,我取得了初级救护证。”此后,张锋在日常走访过程中,会有针对性地关注辖区居民的身体健康,还专门建了一个居民健康状况档案。

一天晚上,村民多吾拉·库柯克不慎被开水大面积烫伤,本想第二天就医,后来疼痛实在难忍,就让家人喊来张锋。“张警长拿来治烧伤膏药,耐心帮我敷上,受伤部位后面恢复得很好。”她说。

张锋为村民检查身体状况。新华社发

记者了解到,热斯喀木村一些牧民经常在放牧点放牧,办理户籍等业务不方便,张锋就和同事带上设备,下牧区、进毡房,采集好信息,办理好后再给牧民送去;有的村民出门不方便,他们经常把生活必需品和常用药送到群众家里;一旦通往县城道路遇上暴雪、落石封路,他们还要负责打通道路。

同时,警务室还承担方圆100多公里过往车辆和群众遇险救援任务。不论有人车祸受伤,或是受困于洪水,民警们总是闻令而动,带上救援工具,第一时间奔赴现场。

日常边境巡逻更是时常充满艰辛。一次边境踏查中,民警们和护边员白天巡护边境,晚上就地宿营。半夜,帐篷附近出现狼群,他们紧急燃起篝火才吓走狼群。

“遇上风雪天,呼啸的风包裹着雪花打在脸上,缺氧使大家呼吸急促,大家只能手拉着手迎着风雪艰难前行。”张锋和战友都是90后,扎根高原,大家面庞黝黑,嘴唇干裂,双手指甲凹陷,布满伤口,但一副副年轻面孔上洋溢着乐观精神。

身边最可爱的“枫警”赢来村民普遍认可。村里绝大多数的年轻人自发加入护边员队伍,放牧生产的同时,与民警一起巡边。护边员其拉克·买买提热依木熟悉热斯喀木村的每一处山口,是民警们眼里的“活地图”,“只要走得动,我会一直走在护边路上。”他说。

淳朴牧民传递的家国情怀让民警们备受感动。“这里环境再恶劣,仍然会有天南海北的年轻人选择这里,扎根莽莽群山,挺进冰峰雪谷,用热血和青春为祖国筑起巍峨界碑。”张锋铿锵的话语流露满满自豪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