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费用 贷款 车辆 银行 公司 万元 企业 自己的 材料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湖城走笔|城市会“呼吸” 生态更宜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08:50:00    

日前,在衡水市怡水园海绵城市改造工程现场,施工正忙:小型挖掘机破土、挖槽、平整地面,一旁的工人忙着铺设透水砖块、清理路面杂石。

啥是海绵城市?简单来说,就是让城市会“呼吸”,即通过建设可渗透路面、雨水花园等海绵设施,让城市在下雨时能吸收、渗透和净化雨水,需要时则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

两年前,衡水入选“十四五”全国第三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开始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绿意盎然的草地,鹅卵石铺底的旱溪,衡水市区滏阳路南侧铺设的人行道,处处体现“海绵”巧思。顺平街、前进大街、红旗大街等多条道路的人行道也相继拥有了“海绵”功能。人们惊喜地发现,每次降雨,城区街头少了泥水湿鞋,多了一份雨天出行的舒适。而且,环境变好了,鸟类也愿意来安家,人和自然相处得也更和谐。

海绵城市是一种理念,是城市发展的模式,从水出发,但不是就水论水。从长远看,海绵城市不仅能够治污蓄水,还可以构建良性的生态运行体系,让城市融入大自然。

海绵城市建设任重道远,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前期的规划,到设计、施工、建设,再到后期运维管理,都要制定标准。不能建好了没人管,或者重建设、轻管理。现在,有些市民还不太了解海绵城市是咋回事,好在衡水的一些社区经常组织活动,给大家科普相关知识。

这场变革正在静悄悄地改变衡水人的生活。傍晚的滨湖绿道上,跑步的年轻人踩着会“呼吸”的路面,孩子蹲在雨水花园观察蜗牛轨迹。正如滏阳河畔的标语所示:“每滴雨水都有去处,每寸土地都能呼吸。”衡水的实践证明,城市现代化不在于水泥森林的高度,而在于与自然共生的和谐度。(邢云)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