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察:清明假期消费市场春意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09:14:00
人民网记者 孙红丽
踏青赏花、户外徒步、餐饮购物、体验民俗……为期3天的清明小长假正式收官,消费市场一片春意盎然。
出游数字“升温”,呈现一派春意。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4月4日至6日清明假期三天,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7.9亿人次,日均约2.64亿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长7.1%。

4月4日,游客在北京国家植物园赏花。新华社记者 李欣摄
清明假期,正值踏青赏花好时节。
北京踏青赏花全域联动,古北水镇“花神降临”、朝阳公园“郁金香节”等花事活动点燃春日经济;以“海上樱缘,繁花似锦”为主题的上海樱花节首次推出的夜赏樱花活动,以“蝶恋樱”故事为主线,光影与花香交织的梦幻场景为市民游客打造最浪漫的樱花季;洛阳牡丹文化节线上开幕式全网观看人次突破1000万,其以“花YOUNG洛阳城”为主题,为游客带来一场文化盛宴。
“趁着假期带着家人来古都看牡丹,各种文体演出活动很丰富,还品尝到了当地特色美食,大人小孩玩得都很开心。”来自山东的游客刘先生说。
购物与美食依然是清明节小长假热门关键词。
清明假期,“北京消费季”主题活动创新消费场景,有效释放春日消费活力。假期三天,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企业实现销售额26.7亿元,同比增长3.9%。
天津美食消费持续活跃,天津市商务局监测的179家餐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销售额1644.4万元,同比增长13.6%;假期南京全市重点监测的100家商贸企业合计实现销售额13.08亿元,同比增长3.08%。
春光正好,假期期间,商文旅体的深度融合为消费者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体验。
上海桃花节推出主题演艺快闪活动进商场、爱文亿桃花节旅游限定卡、浦东旅游卡、旅游住宿+美食促销等活动;第十八届奉贤菜花节深入挖掘田园体验、生态观光、民俗文化等特色魅力,进一步推进农文旅体商展深度融合。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以“水浒绮梦 宋韵花朝”为主题的花朝节活动精彩纷呈。清晨,身着宋制汉服的“花神”们乘着摇橹船缓缓而来,为游客簪花、贴花钿;午后,非遗手工艺市集热闹非凡,竹编、丝绸等传统技艺展示吸引众多游客驻足。
郑州园博园举办巨型稻草国际艺术节,游客通过手机扫描让稻草人“讲述”农耕故事,吸引众多亲子家庭体验;许昌春秋楼景区推出大型光影秀《春秋忆梦》,融合现代元素,重现三国历史场景;在龙门石窟、少林寺等景区,游客借助AR导览与虚拟历史人物互动,体验沉浸式游览……
清明假期,多地围绕汽车、家电、家居、电动自行车等领域举办多频次消费品以旧换新主题活动,有效释放消费潜力。
假期期间,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家电、通信器材、汽车销售额分别增长21.6%、15.1%和8.6%。在天津,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叠加折扣活动,让商场手机数码区迎来客流高峰。全市家用电器、家居建材类商品日均消费皆同比增长70%以上。
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开年消费热力涌动。国家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在各项促消费政策带动下,我国消费市场持续升温,消费潜力加速释放。
“一季度,我们已成功举办了全国消费促进月、精品首发季、老字号嘉年华、网上年货节等活动。4月份,将启动‘十城联动共享美食佳饮’活动。此外,还将发展‘人工智能+消费’,引导推广人工智能产品;促进‘IP+消费’,鼓励动漫、游戏、电竞及周边衍生品等消费;会同相关部门有序发展消费级无人机等低空消费。”在日前召开的商务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如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