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河生活广场6月试运营!大亚湾西区一区域将迎大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09:57:00
惠州市第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提出,要深入实施融深融湾行动,强化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功能。
大亚湾坪山河科技创新走廊西至深圳坪山,东至大亚湾中心区,北至惠阳,是大亚湾开发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创新中心、科技人才集聚新高地、国内一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集聚区的主阵地之一。连日来,该走廊建设现场一片繁忙景象:西侧樟浦村44.89公顷的连片土地上,新明海用户侧储能设备项目5号架空停车楼建至6层、凯丰精密基地加速建设;东侧新畲村坪山河生活广场进入主体冲刺,6月试运营后将成为科技创新走廊首个产城融合示范配套……
近年来,随着“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大亚湾西区街道以盘活低效土地为抓手,推动全区产业布局、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户致富增收三方共赢。当前,位于坪山河科技创新走廊两侧的樟浦村和新畲村,通过共建“产业+民生”项目的形式,实现村集体收入大幅度增长。
樟浦村
村集体收入预计增长5倍
“下个月就要封顶咯!”日前,记者走进新明海用户侧储能设备项目施工现场,工程车辆往来有序,机械轰鸣震耳欲聋,处处涌动着建设热潮。此前,该项目6号动力站刚完成主体封顶,如今这里又将迎来新的建设节点。
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是新兴产业园(樟浦)项目加速推进的生动写照。樟浦村毗邻深圳坪山,位于大亚湾正在建设的坪山河科技创新走廊上,区位优势显著。过去,该村的土地各自分散,且一直处于闲置或低效利用状态。面对这一土地利用难题,西区街道推动樟浦村将零散分布的土地整合形成49.28万平方米的连片土地,联合国企打造新兴产业园(樟浦)项目。目前,该项目已成功引入新明海用户侧储能设备、凯丰精密零件生产基地、德达医疗集团年产18万套医疗设备产线、爱力智控液压智能装备制造等项目。

位于新兴产业园(樟浦)项目内的新明海用户侧储能设备项目效果图。通讯员何跃裕提供
新兴产业园(樟浦)项目采用“政府主导+村集体出地+国企出资”合作模式,以连片开发破解土地无序分散导致的低效难题。以新明海用户侧储能设备项目为例,该地块收储前为露天洗砂场,长期面临生产设备落后与产业碎片化发展的难题。通过国企统一配建标准化厂房、引入高端产业,现已成为新能源装备核心承载区,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35亿元。连片开发的规模化效应不仅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更通过资源整合与技术创新,促进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品质。
“随着项目的开发实施,樟浦村的村集体收入预计将从不足1000万元提升至6000万元,收入增长了5倍。”西区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兴产业园(樟浦)项目不仅增加了产业用地、优化了产业布局,还改变了小散乱污的市容市貌,实现了部门、社会、村集体和村民四方共赢。具体而言,项目达产后,村集体土地年产值预计从不足1亿元增值至约64亿元,年税收预计从不足1000万元增值至约3.18亿元,同时为村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新畲村
农贸市场意向签约已达30%
在大亚湾坪山河科技创新走廊东面,新畲村与多个商住楼盘共同构成了生活聚集区,过去因缺乏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居民买菜需前往1公里外的地方,且片区内有不少闲置土地未能得到有效利用。目前,新畲村新金村民小组联合周边楼盘利用片区内的闲置土地共同建设坪山河生活广场,这一举措不仅能满足周边居民日常买菜、购物等生活需求,同时也为未来科技创新走廊的人才引进提供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
“坪山河生活广场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计划于今年6月启动试运营。”作为该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方,广东民宇代建有限公司负责人周镇忠介绍,项目一期重点围绕居住配套功能打造,将建设农贸市场、餐饮店铺以及各类商铺。二期项目计划打造邻里中心。两期项目完成后将形成一个集商业、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居住区商业中心,全方位满足居民从“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闲”的居住配套需求,为百姓提供“一站式”服务。

新畲村坪山河生活广场效果图。通讯员何跃裕提供
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视角来看,该项目采用“村集体出地+民营企业出资”的合作模式,新畲村新金村民小组将2.3万平方米的土地20年使用权出租给合作企业,企业负责建设一栋农贸市场以及一栋邻里配套与商业配套设施。项目落地后,将每年为村集体带来140万元的收入,为新畲村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在项目运营方面,一期项目采用“农贸市场+餐饮服务”双循环的创新运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餐饮商户能够直接在农贸市场内挑选新鲜食材用于烹饪,从而实现了餐饮与食材采购的无缝对接。目前,农贸市场的招商工作进展顺利,意向签约率已突破30%,众多商户为了抢占先机,早早支付了定金以锁定优质摊位。周镇忠说,后续他们会根据村民的具体情况,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为村民提供专业化的运营指导。
惠州日报记者黄旭新 通讯员何跃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