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费用 贷款 车辆 公司 银行 万元 企业 自己的 材料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跑好科技创新的接力棒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08:22:00    

进入2025年,中国科技创新领域迎来崭新篇章——“人造太阳”EAST创造“亿度千秒”世界纪录,人形机器人踏着丝滑舞步惊艳舞台,DeepSeek吸引人们在人工智能方面“深度求索”……创新迭代、新知涌现,科学事业前进的每一步,都闪耀着科学家精神之光。

科学研究是一场马拉松,需要“不为繁华易素心”的定力,“千磨万击还坚劲”的耐力,精神的滋养至关重要。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要靠科研实践的培育。科学家精神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随着科学研究向极宏观拓展、向极微观深入、向极端条件迈进、向极综合交叉发力,突破人类认知边界离不开精诚团结、集智攻关;面对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搭人梯、扶后辈显得十分紧迫;而在科技革命与世界变局的交织中,更要坚持自力更生,擦亮爱国主义底色。

要靠体制机制的托举。科学事业需要科学的管理。既要赞许“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心无旁骛,也要创造“十年磨一剑”的有利条件;既要为论文数、专利数、专家数的攀升鼓劲加油,也要摒弃“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不良倾向,不断激发科技工作者的活力。

要靠宣传教育的引导。弘扬科学家精神,不止于科学界。遇到疑问有追寻的热忱,遇到困难有直面的勇气,遇到分歧有合作的意愿,这些是做好科研工作的“必备项”,也是做好其他工作的“加分项”。要引导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把好奇心转化成科学萌芽的沃土。

1955年,面对科研难题,钱学森说:“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前不久,因人形机器人而受到关注的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一次演讲中说:“我相信,别人能做的事,我们也能做,还能做得更好。”从“能”,到“能做得更好”,跨越70年的回响,映照着我国科学事业从一路跟跑到开始领跑的飞跃,也昭示着科学家精神的薪火相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奋斗,锚定建成科技强国,在科学家精神的感召下,我们一定能跑好这一棒接力棒!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14日 06 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