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费用 贷款 车辆 公司 银行 万元 企业 自己的 材料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与光博会共成长|长盈通:“光纤环第一股”加速参与制定国际标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18:35:00    

在武汉长盈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内,一只直径25毫米的光纤环正以193.5GHz的频率传输光波,并在此过程中敏锐感知载体的角速度变化。这枚看似不起眼的“线圈”,却是国之重器——光纤陀螺仪的“心脏”,广泛应用于移动载具导航、海洋监测、智能电网、石油勘探、地震监测、轨道交通等光纤传感传能领域。

“光博会依托中国光谷这一全国最大的光电子产业基地,汇聚了完整的产业链资源,吸引了大量优质企业和前沿技术参展,具备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近日,长盈通技术总监廉正刚博士接受长江日报记者专访时透露,企业将在第20届光博会现场首发飞秒激光光纤光栅刻写系统、激光光束质量分析仪、空芯反谐振光纤等明星产品。

长盈通技术总监廉正刚博士。

突围禁运,成就“光纤环第一股”

长盈通自2010年成立以来,始终聚焦光纤陀螺核心器件——光纤环的研发与生产。光纤环作为国之重器的核心部件,技术壁垒高、应用场景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通过自主研发,长盈通攻克了保偏光纤、涂覆材料、光纤环高精密对称绕制等关键技术及核心工艺链条匹配,形成了“纤-胶-设备-环-模块-计量校准”一体化微型产业链,实现光纤环全国产化,打破了被欧美禁运的局面,服务于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船重工等企业。

“细径保偏光纤、特种结构匀化光纤、空芯微结构光纤和多芯(旋转)光纤等系列光纤产品,不仅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还填补了我国在特种光纤制造领域的多项技术空白。”廉正刚博士介绍,目前,长盈通核心产品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技术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他回忆:“2022年对我们是比较艰难的一年,但也正是这一年,长盈通产值实现了倍增。”2022年,公司光纤环器件产品荣获“湖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同年12月,长盈通以国内“光纤环第一股”在上交所科创板成功上市。

根据中国惯性技术学会出具的《光纤陀螺市场分布情况》报告,占据国内光纤陀螺产品业务90%以上市场份额的17家单位中,有12家为长盈通的客户。“较高的市场份额印证了我们在市场中的强势地位。”廉正刚博士表示。

光博会订单“炼”出新赛道

作为光博会的“十年老友”,长盈通认为其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最新光电技术、拓展行业合作、洞察市场趋势的高效平台,助力企业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有一届光博会上,我们接到了某家激光企业的定制委托,为其开发方形芯匀化光纤。”长盈通经过升级设备、反复实验迭代,终于成功推出新品,并扩展了公司产品线。这款特种结构匀化光纤很快被国内龙头激光企业大量采购,并多次在激光行业峰会中获奖。廉正刚博士回忆,上一届光博会上,长盈通参展的第一代激光光束质量分析仪,吸引了大量关注,并成功收获订单。

“今年我们会在光博会上推出新品,在功能和性能上进行扩展,为光纤激光应用提供精准测量支持。”在他看来,光博会为企业之间搭建起双向奔赴的桥梁,让企业实现新的业务增长,推动了激光器上下游产业链的疏通和技术突破。

廉正刚博士认为,作为“中国光谷”的核心展示平台,光博会依托光谷这一全国最大的光电子产业基地,汇聚了完整的产业链资源,吸引了大量优质企业和前沿技术参展,具备强大产业集聚效应。同时,武汉地处中国中部,交通便利,辐射范围广,光博会成为连接国内外光电子产业的重要桥梁,推动中国光电子产业“走向全球”。

从追赶标准到制定标准

廉正刚博士用“协同创新”“生态共建”“长期主义”三个关键词概括光谷的发展路径——通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创新,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通过生态共建,变竞争为竞合,实现资源共享和技术合作;通过长期主义的思维,注重技术积累和市场深耕,而非追求短期利益。

他认为,光谷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完整的产业链和强大的创新能力,从光通信到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再到智能终端,光谷构建了全球领先的光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并通过持续的技术突破引领行业发展。

作为光谷光电子产业集群的一员,长盈通积极参与并承担了多项国家、省、市级的重大科研项目,同时紧跟行业前沿科技动态,与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南方科技大学等国内优秀高校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通过共建研发实验室、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等方式,共同推进高端技术人才培养与前沿技术探索。

随着全球数字化和5G建设需求增长,新兴光纤传感、医疗和生物技术、航空航天和国防等应用需求不断增加,结合国家的政策支持,企业的全球化进程充满了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技术壁垒、价格竞争、标准认证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挑战。

“出海不仅是卖产品,更是输出技术标准。今年我们会积极参与到一些国际标准的制定中。”廉正刚博士提到,现在已积累了较多企业标准,目前正大量参与国内国际标准建设。

他谈到,“在公司董事长皮亚斌的战略规划下,我们正在打造三条增长曲线”。廉正刚博士细数布局:深耕光纤陀螺用光纤环领域夯实行业地位;依托在特种光纤制造领域的多年技术积累,拓展特种光纤在激光应用领域的新方向等;面向国家在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在通信、算力、储能热失控防护等新赛道上寻找更多发展机遇。

从租用厂房和实验室艰苦创业,到科创板上市;从破解光纤环禁运困局,到制定国际标准——长盈通的成长轨迹,恰是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硬科技企业突围的缩影。

“要耐得住寂寞专注于核心技术突破,同时善用光谷产业生态优势,与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此外,要具备全球视野,将光谷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全球影响力。”廉正刚博士寄语更多光谷的年轻企业:坚持创新、保持耐心、拥抱合作。(记者朱佳琦 通讯员张浣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