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稻香”铺就振兴路 紫金茶韵绘就共富图|周看河源“百千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1:14:00
过去一周,河源市各县区在“百千万工程”引领下,纷纷亮出发展新招,乡村振兴画卷再添浓墨重彩。
龙川县早稻插秧全面完成,商会大厦建设快马加鞭;东源县“东江创谷”示范带建设提速,万绿湖鱼鲜大赛蓄势待发;紫金县头春茶文旅周启幕,红色文旅明信片亮相;连平县红色遗址保护加码,赴梅考察取经“百千万工程”;和平县笋干工坊投产,篮球联赛点燃文体热情;江东新区首项地方标准落地,乡村振兴调研再深化。
各县区以实干笃行,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龙川县
稻田里种下丰收希望,钢筋上筑起经济新标
4月7日,龙川县各镇正紧锣密鼓地完成早稻插秧工作。据统计,龙川县早稻插秧面积已完成19.9万余亩,完成率达85%。县农业农村局号召全县农户利用晴好天气完成早稻插植,并提醒农户做好秧苗抛插后的管护工作,包括补苗、追施苗肥等。同时,计划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确保早稻丰收。

距稻田不远处的龙川商会大厦工地,塔吊正吊装第18层楼板。龙川商会大厦项目自2023年11月启动以来,建设进展迅速。项目总用地面积达16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4.4万平方米,已完成工程总量的60%。预计2026年6月交付使用,项目包括办公区、酒店区和商业配套区,旨在打造成集办公、酒店、娱乐、购物为一体的体验式城市综合体,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东源县
“东江创谷”绘就振兴蓝图,万绿湖烹出发展鲜味
4月8日下午和4月9日上午,东源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大荣率队实地调研“东江创谷”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实地察看市政设施提升、农房风貌提升及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等工作,提出具体指导意见,要求加快攻坚突破,打造乡村全面振兴标杆样板。

为展示万绿湖鱼鲜的独特魅力,东源县将于今年7月6日举办万绿湖鱼鲜烹饪大赛。大赛以“同饮一江水 共品一湖鲜”为主题,邀请各地厨艺界的英雄好汉们参与,展示真正的烹饪技术,促进当地文旅产业发展。
紫金县
茶山飘出致富新香,明信片寄出文化名片
4月8日,紫金县在客茶谷启动2025年头春茶文旅活动周,现场人头攒动,推出茶园观光、采茶体验、非遗展演等活动,促进茶文旅融合。作为广东三大名茶之一,今年年初,紫金县启动紫金蝉茶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打造紫金蝉茶百亿产业集群。预计到2025年底,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到9万亩,综合产值达到25亿元。

同日,紫金县在客茶谷发布的“蝉茶之乡 红色紫金”文旅明信片成为新宠。设计者巧妙融入苏区革命旧址、茶山梯田等14个地标,首批3000套刚上架即被预订一空。明信片将作为伴手礼进入粤港澳大湾区文旅推介会,让“紫金故事”随邮路传播,进一步擦亮紫金文旅品牌。
连平县
红色基因焕发新彩,他山之石雕琢振兴
4月7日,省政府文史馆专家在连平县调研时,对连平县深挖红色资源、讲好革命故事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加强革命遗址保护、统筹推进系统性保护与创新性传承等意见建议,旨在赓续红色血脉,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连平县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进一步整合资源、强化举措,努力将历史文化“软实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4月8日至9日,连平县委书记邓小强率考察团赴梅州市蕉岭县、梅县区、平远县等地考察学习“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工作,旨在借鉴梅州经验做法,为连平实施“百千万工程”注入新思路、新动力。
和平县
笋干工坊托起共富梦,篮球经济激活新动能
小竹笋撬动大产业。近日,和平县上陵镇绿竹强村笋干工坊正式投产,无人机、爬山虎在竹林中随处可见,春笋下山再也不是一个难题。在不远车间内热气腾腾,技术员展示传统炭火烘焙与现代真空包装结合的工艺。据统计,笋干示范工坊,年加工鲜笋50万斤,其中加工笋干30万斤,处理销售鲜笋20万斤;年产值约70万元,利润15万元,直接带动劳动力约100人,有效带动竹农增收。

4月10日晚,和平县举办2025河美共赢篮球联赛和平大区赛开幕式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篮球比赛。据了解,本次篮球比赛共有15支球队参赛,比赛时间为4月10日至4月20日,分为三个阶段。接下来,和平县将继续坚持“群众运动群众办,办好运动为群众”理念,以联赛为载体,展示和平独特的文化和风情,通过全面赛事带动全民经济发展,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江东新区
标准制定彰显软实力,示范带建设凸显硬功夫
近日,由江东新区首项主导制定的地方标准《科技企业孵化载体服务规范》获批发布。该标准涵盖入孵评审、培育监测、毕业退出等全流程的标准化服务体系,旨在提升服务模式的可复制性与专业操作水平。
4月10日,江东新区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杨志到古竹镇调研典型镇村和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工作,强调要坚持“经济适用、美观整洁”原则,深挖文化内涵,突出地域特色,加快施工进度,打造示范样板。
从稻田到工地,从茶山到球场,河源各县区正以“百千万工程”为笔,在乡村振兴长卷中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壮美画卷。这些扎根南粤大地的生动实践,正在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新篇章。
整理:张浩森
【作者】 张浩森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