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费用 贷款 车辆 银行 公司 万元 企业 自己的 材料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聚焦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丨科技盛会尽显创新活力与魅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07:32:00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秦亦姝

阅读提示

为期5天的中关村论坛年会今天闭幕。本届中关村论坛年会集中发布了19项重大科技成果,展现了我国在前沿科技引领、开源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成效,尽显创新的活力与魅力。

今天,为期5天的中关村论坛年会闭幕。今年论坛年会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设置了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等5大板块、128场活动。论坛年会集中发布了19项重大科技成果,包括面向世界科技前沿4项、面向经济主战场5项,面向国家重大需求5项,面向人民生命健康5项。

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商用无人机……论坛举办期间,一批前沿“黑科技”扎堆“上新”、人形机器人“大显身手”站上“C位”,尽显创新的活力与魅力,也带给观众新意满满的科技体验。

“黑科技”赋能千行百业

北京芯智达神经技术有限公司的“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不仅帮助失语患者重建交流能力,还能够帮助瘫痪患者隔空操控计算机,实现基础的运动;艾柯医疗展示的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搭载了机械球囊输送系统和MIROR表面改性等新技术,可大幅降低临床医生手术操作难度、缩短手术时长、提高患者治愈率及手术安全性,使颅内动脉瘤治疗进入“自动档”时代……

今年的中关村论坛年会,不少“黑科技”亮相现场,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新机遇、新可能。

近年来,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领域,正逐渐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随着无人机的普及发展,无人机“黑飞”、恶意入侵等公共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今年,BAT-6000型低空无人机防御系统首次亮相中关村论坛年会。“我们的系统能对近百米内的无人机进行高精度定位侦测、视频跟踪、智能识别和精准干扰管控。目前已在众多行业和场合应用,如机场、运动会、演唱会等。”理工全盛售前总监张铮表示。

“将柔性薄膜电极贴在患者的硬脑膜上,通过多通道脑电信号的实时采集和处理,失语患者的心声即可被‘解码’。”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大厅,“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自带流量”,吸引观众驻足。

北京芯智达神经技术有限公司工程师赵秉告诉记者,不久前,“北脑一号”刚刚完成首批3例患者的人体无线全植入,除了帮助失语患者重建交流能力,还能够帮助瘫痪患者完成对机械臂的精密控制,以及通过电刺激装置实现康复运动。

具身智能全面开花

步入论坛展厅,迎宾机器人“妮娅”正为观众提供导览服务;仿生机器人“胡博士”实时模仿人类表情,引得观众驻足互动;明星机器人“夸父”则承担着展厅导览讲解的工作……本届中关村论坛年会上,人形机器人成了行走的“焦点”,应用于迎宾、交流、主持、服务等多场景的近百台人形机器人活跃在会场的各个角落。

今年,“大力发展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技术官王鹤在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表示,人形机器人已经步入运动时代,即将迎来最激动人心的生产力时代。

除了迎宾、服务等功能,具身智能更广阔的应用场景也在论坛上得到展示:常设展上,北京理工大学自主研发的应急救灾人形机器人可上下楼梯与斜坡、使用灭火器等,在应急救援、公共安全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天工”前不久刚完成了电力巡检场景的实训,在高压电力箱场景下实现了放电检测和倒闸操作,能保障电力设备安全运行。

加速进化CEO程昊表示,量产能力是具身智能落地的关键。“我们的目标是让人形机器人可以像计算机一样便宜、可靠、实用,进而加速人形机器人的算法研究和应用开发等工作”。本届论坛上,加速进化团队研发的T1人形机器人凭借“皮实可靠、轻巧灵活、标准化量产”三大优势,在开幕式科技秀、足球赛、特技表演等场景中表现亮眼。

“在今年论坛上,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极大提升了办会效率、增强了嘉宾参会的便利性。同时,论坛也为各类新技术验证、新产品落地、新应用推广提供一个重要场景。”中关村政府采购促进中心主任葛志杰在3月29日的发布会上表示。

成果转化保障有力

“本次论坛,更多人了解了芯智达和‘北脑一号’‘北脑二号’,提升了我们的行业影响力,也有投资机构联系我们。”北京芯智达神经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李园告诉记者。

全流程实施多元化引资引智活动、设立投资北京服务台和洽谈区、为参会嘉宾提供各类咨询对接服务1000余次……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在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上介绍,本届中关村论坛年会积极推动创新成果转化落地,促成一系列招商合作签约。

3月27日举行的全球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论坛,发布了《北京市数据知识产权交易指引》,从交易标的、交易主体、交易方式等方面,引导北京市数据知识产权交易行为;3月28日的投资北京大会上,集中发布了215个招商合作项目和一批创新应用场景,30个重点产业项目集中落地,签约总额达615.4亿元……论坛年会举办期间,各种利好政策集中发布、各类科技成果密集落地。

技术交易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5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上,正式发布了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智能服务平台——“转果果”。该平台聚焦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以人工智能技术为驱动,全面提升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的转化效能,目前已上线科技成果超过1万件。

“中关村论坛不仅是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平台,也是前沿技术展示应用的舞台。我们坚持开放包容、应用尽用的办会理念,希望实现技术验证、场景应用、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葛志杰说。

(中工网北京3月31日电)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