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也能带“毛孩子”:宠物友好要平衡各方权益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7:14:00
4月8日起,铁路部门在京沪高铁部分车次试点“隔离运输、人宠分开、专人看护”的高铁宠物托运服务,铁路12306同步推出“宠物托运”功能,旅客提前2天及以上线上预约,预约成功后可同车托运1只家庭驯养且健康状况良好、单只体重不超过15公斤、肩高不超过40厘米的猫、犬类宠物。
猫狗也能坐高铁了——当然,是隔离运输、人宠分开、专人看护的那种。这不是个例,深圳机场刚开了全国首家宠物候机厅,民航、铁路都在试水“宠物友好型”出行。消息一出,有人拍手叫好,有人皱眉反对。热议背后,各方权益都需要平衡好。
生活好了,养宠物的人多了,宠物提供的陪伴价值需要有更多体现。数据显示,中国宠物数量2024年已超2亿,携宠出行早不是小众需求。铁路这次试点,从专用运输箱到定时巡查,再到七折优惠加保险,细节上花了心思,回应了民意,也展现了公共服务与时俱进的姿态。
但高铁带宠物,不像出门遛狗那么简单,得管得住、服好务。从新闻报道里可以看到,宠物全程关在运输箱里,放进快运柜,跟乘客隔开,还有专人盯着。这既保障了宠物安全,也不打扰其他旅客。
不过细节还得抠:运输箱的通风、降噪效果如何?2小时巡一次够不够?后续铁路部门或许可以把设备标准和巡查记录公开,或者可以提供实时监控,让养宠的放心、不养宠的安心。服务要规范,透明是第一步。
虽然宠物上交通工具早不是新鲜事,但很多国家也有相应限制和管理。法国高铁(TGV)允许小型宠物免费跟主人坐车,大型犬买票就行,得戴口套;美国Amtrak也差不多,小宠物能带上车,得用航空标准的箱子;日本则相对严格,有些运营商普通火车不能携带,有些提供宠物友好车厢,航空托运要求健康证明等较为复杂的文书手续。
铁路部门这次试点走的是“隔离托运”路线,跟国外“人宠同车厢”不太一样,这也是考虑到高铁人多、空间密闭的客观实情。以后要是试点顺利了,是否可以学学欧洲,试试指定宠物车厢呢?这可以作为下一步政策的讨论方向。
再说从家到车站、再到目的地的交通链路。提前2天预约、带证明办手续听着不难,可真操作起来呢?出门打车怕被拒,车站没地方歇脚,下车排队领宠物——哪一环卡壳都够呛。铁路可以跟网约车平台联手,推个“宠物专车”,这在一些城市已有试点;车站弄个宠物等候角,像深圳机场那样;下车窗口再快点,别让人等得抓狂。
宠物进入公共生活的确有现实需求,高铁只是开头。可这事不能只是养宠人的狂欢,还得顾着其他人。有人怕猫毛满天飞,有人怕狗叫心慌,这都不稀奇,公共健康更不是小事。目前的客观现实下,隔离是必需的,卫生得跟上,车站多放几块“文明携宠”的提示牌,增加适当的人力投入引导也非常必要。宠物友好不是“独宠”某一方,而是得让大家都舒坦。
高铁宠物托运开了个好头,但路还长。问问民意、试试水,再把规矩立科学点、服务弄贴心点,既让“毛孩子”旅途无忧,也让公共空间可以和谐共处。出行有爱有方,才是真文明。
来源:澎湃新闻